小學部
遵循學生的個性發展,讓每位學生做最好的自己
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
小學部銳意改革學生評價機制,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,采取多維度、多形式、全方面的評價提高師生的綜合素養。獨具特色的綜合素質測評注重學生道德品質、安全意識、動手能力、口語交際、勞動實踐等方面的培養,結合學情和校部實際情況,測評不再局限于單一的考場、固定時間和考試形式,使得學生評價由單一的教學評價走向多元評價,讓過程比結果重要,成長比成功重要,做人比做事重要,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比學業更重要。
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
小學部采用標準班授課制,師生配比1:7,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。學校課程涵蓋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外,并結合學生的成長需要和興趣愛好,開發了豐富的校本課程。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,以特色的課堂教學、多彩的社團活動等為抓手,大膽進行新課程改革,組織教師團隊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進行研究與探索,從教學實踐中發掘學生的學習潛能,使得每一位學生都是不同方面的發展個體。
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
小學部把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、動手能力放在教學的重要位置,依托多項綜合實踐活動來提升學生的能力,旨在讓學生“從生活中學習,在學習中學會生活”。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從書本走向實踐,從教室走到實驗室,從課堂走到餐廳,從校園走進社會,使學生慢慢學會融入集體、體驗勞動、感觸生活。
專注家校合力建設
孩子的教育,是一個系統性的大工程。需要老師、家長、社會形成合力,而并非只是某一方的單獨責任。我們一直注重于學校、老師和家長“三邊關系”的建設,由于我們有著“一切為了孩子”的共同目標,家校合力建設便成為了我們專注的重要問題。舉辦形式多樣的親子活動,開展意義深遠的家長課堂、定期組織溝通型家長會等,使得家長和學生共同成長。
關注學生身心健康教育
教育即生長,小學部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身心健康教育,落實“把健康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”的明確要求,大力推進學校體育改革發展,堅持每天兩次“陽光大課間”——師生同做操、同跑步、同游戲;“一分鐘拍 球”、“一分鐘跳繩”追蹤記錄等多項體育活動,切實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;學校每學期初還對每位學生進行全面的體質檢測,跟蹤記錄評價,并及時反饋。同時鼓勵每位老師做一名合格的心理輔導員,承擔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務,設立心理輔導教室,及時關注學生不良情緒并積極開導,建立特殊兒童檔案,校領導及教師參與特殊兒童家訪活動。我們以興趣為引導,注重因材施教和快樂參與,關注運動技能培養和健康心理建設,為學生終身的心理健康奠定基礎。